查看原文
其他

被「滤镜」偷走的旅行想象力

打破滤镜的 imPACKED 2022-10-09



/



|本文共计4500字|

|预计需要你停留10分钟




前阵子,小蓝屋“卸妆照”激起一波对“滤镜景点”的群嘲,网友们开始“打假”!



小蓝屋的现实与照片落差太大!©小红书截图


“滤镜景点”是什么?


通过选择角度、调色等等修图手段,把一个平平无奇的地点变成“出片圣地”。


与现实的落差,让网友们大呼“照骗”!


小红书上的“越南大叻”©微博截图

现实世界里的“越南大叻”©微博截图


看着这些“景点卸妆照”,我一下子就抓住了记忆中的这个“名场面”——


阳朔相公山,打卡日出的手机连成片©Sssssherlock


是不是很壮观!!!


这层层叠叠的手机可谓是波澜壮阔,带给我的视觉冲击远超自己苦苦等待3小时的“日照漓江”。


其实这些高举的镜头,正构成了如今“媒体朝圣”的旅行景观


社会学家库尔德里:媒体朝圣既是跨越空间的真实旅行,亦是被“普通世界”与“媒体世界”之间的距离构造出的空间中的实际行动[11] ,这种“实际行动”的表现便是身体在媒体地点的移动。即,我们在现实里的具身旅行,越来越是对网络所描述的画面的重现。

也就是说,我们在网络上被某张照片吸引,于是决定前往这个目的地旅行,接着我们在这里拍下差不多的照片,上传到网络上,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拍下差不多的照片,以此循环.......


于是......


就出现了:相同地点相似的风景照😑


©TED 


在我看来,追求好看的景点、美化自己的旅行照并没有什么问题。


令我好奇的是:

当我们拥抱滤镜时,我们在想什么?

它又如何重塑了我们旅行的意义?


为了探讨这个问题,我们采访了2位喜欢旅行摄影的朋友。


*下文将用💬标识他们的观点~





1

用「滤镜」提升旅游体验


在这个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,旅行中拍拍照,发发朋友圈已经成为习惯。拍照除了记录以外,也是一种创作和表达的方式,而滤镜(修图)是这其中的一部分。



#的体验#

“滤镜对于我来说,有时也是一种还原景色的方式。”



@丸子 💬


谁不喜欢美好的东西?


滤镜完成了许多我们对美的表达,它可以修饰眼前的景色,也可以还原看到的美好。



通过修图将拍摄的景象还原成自己肉眼看到的样子©Yana



我们在旅行中也借助滤镜表达着自己的审美欲求和想象。


网友们也纷纷表示:


“欣赏美和制造美本就是人生少有的自主空间。”

“我把每一次旅行摄影当成创作。”

“每张照片都值得被赋予灵魂。”

“滤镜不是贬义词,而是更好地体现真实的美景。有一双会欣赏美的眼睛同样重要。”



#的体验#


“为了让看到照片的人也能产生和我当时同样的感受,我会进行修图”。


@蛋蛋 💬



照片传达着我们与景象的情感联结和情绪体验。


旅行摄影师Erin Sullivan说:


“当我拍下一张照片,我需要思考通过这张照片我想表达些什么。我需要自问,我想让这张照片传递出怎样的情感。”[9]


通过摄影表达出旅行中的情感与理解,

并期待着与他人共情©TED


我们在旅途中也总是期待与他人互动,拍照就是一种媒介。


而滤镜,或许实现了我们对眼前景象更加直观和丰富的自我表达。





2

当「滤镜」遇上消费主义

旅游体验只剩下出片


拍照加滤镜本来是种正常操作,但也难逃如今消费社会和景观社会的“魔爪”,被“审美消费主义”殖民。

消费社会:消费系统建立在某种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[3],通过消费展现个性、地位、品位等符号特征。


景观社会:现代生活表现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积聚[4],视觉符号成为创造、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[5]。


审美消费主义:人们需要通过照片来确认现实,增强体验[7]。


在这一情境下,我们的旅行也开始追求单一的符号意义与表面的视觉快感[6]。


于是,滤镜变成了一种过度甚至失真的美化。



#过滤出差不多的美#


当我们在搜索景点时,可以看到大量“品质”、“精致”、“异域”、“高级”、“氛围感”等易碎的标签,原本丰富多元的美,开始变得浅薄而单一。


©小红书截图

←左右滑动→


这不但固化甚至扭曲了我们对远方的想象,久而久之,可能还会使大家产生滤镜PTSD,对“修饰后的一切美好敬而远之”,不再敢去直面“美”。


网友对“美”的理解和感受©小红书截图



#过滤出差不多人设」#


对“符号”和“视觉”的极致追求,还形成了某种身份区隔


Responsible Travel首席执行官Justin Francis曾言:


“如今的我们,更期望在旅行中塑造理想自我、获得身份认同,通过旅行照实现印象管理。[1]”


印象管理:由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拟剧论中提出,指人们在交往中,为了给对方留下好印象,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刻意打扮和包装[2],俗称“表演”。



换句话说,就是在塑造人设。


去小众景点拍照,力图展示自己的个性;去网红景点打卡,试图寻求集体的归属。


本属于精神和心理体验的旅游被平面化、模式化[8],甚至带来攀比的焦虑。


攀比和焦虑酝酿出了商机


国外一家名为「fake a vacation」的机构,推出了“虚拟旅行照”服务——即使你根本没去过那个地方,你也可以拥有一张值得炫耀的旅行照。


“虚拟旅行照”的市场渐渐火爆,使用者表示这些照片使自己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,比如用在交友网站上,也弥补了疫情期间无法出远门的缺憾 ©fakeavacation.com



#过滤掉我们的想象力#

“我搜来搜去就那么几个地方,大家推荐的基本都是重复的。”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@蛋蛋 💬


我们怀着相同的期待和想象奔赴目的地,只为拍出“一模一样”的旅行照。


照片以外的体验?(仿佛)不重要。


旅行摄影师Erin Sullivan也发现,投入当下和与当地产生联结反而能让图像变得更具吸引力。


研究表明,当我们带着意图拍照时,我们的体验会增强,但关键在于我们的意图是什么[9]


不妨想想,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拍照呢?©豆瓣小组


如今“只为出片”的旅行,让我们的旅行更多成为一种追求象征性意义的活动[12]。


我们不再注重“内在充盈”,而只在乎完成快餐式、“场景还原”似的打卡仪式。


旅行的体验,似乎始于拍照也止于拍照了©TED


这反而让我们丢失掉了与眼前景象的联系,更极端一点,还出现了专为拍照而打造出的景象


下面这幅令人心神向往的田园牧歌图,是不是也让你想立马启程?


清晨中的薄雾、水牛和农夫©搜狐中国


等等!如果我们退后几步、再换一个角度——


来回走动的农夫和水牛、烧稻草产生的烟而构成的晨雾、努力捕捉内心田园图景的游客©cn.nytimes.com


原来这根本不是我们以为的世外桃源,而是一场按照剧本走的表演!


这里,是“摆拍圣地”——霞浦


一个没有“景点”,只有“摄影点”,导游也都被称为“摄导”的地方[14]。


左:拍摄霞浦滩涂的游客;右:布置拍摄场景并指导“假渔民”的摄导©cn.nytimes.com


村民们走位表演、游客们疯狂按下快门,在这一条工业化的旅游流水线中各取所需。


霞浦也被困在了这一剧本中,与游客之间始终隔着镜头,而这里原本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也无人在意了。


不过,有一些地方的命运却恰恰相反。


为了矫正我们的拍照瘾,澳大利亚的乌鲁鲁和瑞士的Bergün小镇煞费苦心,表示:拍照?不准![10]


位于瑞士Bergün小镇的“拍照禁令”©环球旅行


这则傲娇的“禁令”背后,或许恰恰是对我们的邀请:


放下镜头,在旅途中更多地从“我”走向“他者”,在“属于拍照的瞬间”中,找到一个“属于你和他们的瞬间”。





3

被「滤镜」捧杀的目的地


“我会尽量避免去网红滤镜景点,‘网红’这两个字近两年的滥用,让我感觉这个地方其实不怎么样,就是营销出来的。”            


@丸子 💬


“我觉得过度的吹捧,最后就是会捧杀。你的内容、内涵不足以真的支撑你的名气的话,可能就赚一下快钱。” 



@蛋蛋 💬



如果你以为,我们这些被欺骗的游客是”滤镜景点“事件中唯一的受害者,那就错了。


旅游目的地同样深受其害。


受到追捧的滤镜美图当然会为目的地带来人潮,但同时把它们推向不可持续的旅游发展。



#推向旅游士绅化之殇


审美消费主义下的滤镜,给旅游地贴上了一个个标签,比如对标国际


“不出国也能XXX",“打卡国内小镰仓”,这些用语大家一定都不陌生。


即使这些标签跟自己根本没什么关系,当地居民也可能为了眼前的经济收入,会选择做“标签下的人”


后果是什么?


每个目的地都长得差不多,而目的地所处空间的文化“真实性”和 “差异性”被更多视为一种可被售卖的商品,它呈现给游客的只是被制造的、表演的“当地文化”,而非其实际的情形[13]。


全国“小字辈”网红景点的统计©网易数读



这种同质化,也压缩了当地者的表达空间,甚至磨平了当地的文化内涵,最终走向旅游士绅化的道路。


回顾一下👉 旅游士绅化是什么?



#滑向过度旅游之困


Justin Francis认为:


“想和你喜欢的明星或网红拍出相同标志性照片的欲望,也是造成‘过度旅游’的推手之一。”[1]


滤镜景点的强大吸引力,让人潮大量涌入某地,当地滑向过度旅游的困境。


还记得上海武康路那个爆红的蝴蝶结阳台吗?


在蝴蝶结阳台前拍照打卡的众人©视觉中国


大家的蜂拥而至拍照打卡,让居住在那里的老奶奶不敢再到蝴蝶结阳台上,最终被家人紧急接走。


过度旅游严重干扰了武康路居民的生活©Google截图


回顾一下👉 过度旅游是什么?





4

如何找回丢失的旅行想象力



从前,我们“下车拍照上车睡觉,跟着导游旗走天下”;现在,我们“下车拍照上车P图,跟着网红帖学打卡”。


虽说,“滤镜景点”被群嘲挞伐,是因为大家觉得被欺骗得太彻底。


但冷静下来,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好好想一想旅行的本质


我们是否忘了与当地的互动,才是无可替代的回忆,而不是一张张谁都能拍出来的照片?


只有当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旅行有关自我丰盈与尊重他者,“滤镜景点时代“才会慢慢退出历史舞台。





参考资料(上下滑动)

[1]Greg Dickinson. Liked to death – five places that Instagram put on the map, then ruined[EB/OL]. https://www.telegraph.co.uk/travel/news/most-instagrammed-destinations/,2019-01-23.

[2](美)欧文·戈夫曼.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[M].冯钢,译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8.

[3](法)让·鲍德里亚.消费社会[M].刘成义,全志刚,译.南京:南京大学出版社,2000.

[4](法)居伊·德波.景观社会[M].张新木,译.南京:南京大学出版社,2007.

[5]周宪.视觉文化转向[M]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8.

[6]周宪. 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[J]. 福建论坛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01,(02):29-35.

[7](美)苏珊·桑塔格.论摄影[M].黄灿然,译.上海:上海译文出版社,2010.

[8]张丽. 基于旅游凝视理论的旅游摄影形象构建研究[J]. 商业文化(上半月),2011,(10):339.

[9]TED官网. 用照片来记录瞬间,会夺走你那一刻的体验吗?|TED演讲[EB/OL].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pyW6k8ypS6zazSMDPV0MDg

[10]环球旅行. 全球唯一“因为太美而禁止拍照”的地方!违者要罚款,幸福指数却是世界NO.1,此生一定要去一趟[EB/OL].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kPZ2vndMLGCeapZquyJ2Wg

[11]Nick Couldry. On the Actual Street[M]. London: Routledge,2005.

[12]蒋晓丽,郭旭东. 媒体朝圣与空间芭蕾:“网红目的地”的文化形成[J]. 现代传播(中国传媒大学学报),2020,42(10):12-17.

[13](英)贝拉·迪克斯. 被展示的文化: 当代“可参观性”的生产[M].冯悦,译.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 2012.

[14]人物. 当一个县城成为「摆拍胜地」[EB/OL].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5xNtNbPDZLu2kq5C4DgA5A





-END-



/附/TED演讲

用照片来记录瞬间,会夺走你那一刻的体验吗?





 作者 | 语桐

一个“写字的人”

山中的社会学论文狗



-

编辑 | Ming/Dani

排版 | 划啊划


特别鸣谢

受访者 | 蛋蛋/丸子/Yana

-




👇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